-從電影機密真相(FLIGHT)看美國宣揚的普世價值
丹素華盛頓飾演片中一位航空飛機師,於一次飛行中在降落時發現機件故障,航班上載著約百多個乘客加上數個機組人員危在旦夕,丹素憑藉超凡技術把航機逼降,機上大部分乘客生還,最終僅導致六人死亡。
丹素於航機失事後昏迷,醒後得知自己被媒體塑造成意外中力挽狂瀾的英雄,他不但毫無半點高興,反而感到自責及內疚,原因在於丹素是一個私生活極不檢點的人,酗酒,吸毒,性關係隨便等等。
影片開首十分鐘內,導演經已簡潔描繪了丹素的人物性格及背景。清晨一間酒店房內,丹素在床上抱著赤裸的空姐同事,前妻為了兒子的學費打電話跟他要錢,兩人爭吵各不相讓,掛線後滿臉不滿的丹素隨手拿起酒瓶便喝,空姐提醒他航班將要起飛趕快起床,他連忙拿起了毒品猛吸。
角色的前設完成,丹素除了擁有一份高尚職業-飛機師之外,是一個徹底生活失敗者。靠酒精逃避現實中自己的無能,例如跟家人的惡劣關係。久而久之,對酒精及毒品缺乏自制能力,明知將要駕駛飛機,仍不斷喝酒,罔顧他人生命,把專業人士該有的職業操守,受過高等教育該有道德感不肖一顧。
飛機失事後丹素於醫院甦醒後雖然曾為自己過失令六人死亡感到愧疚,但很快便為自己找到開脫的藉口-假如不是自己駕駛技術了得,傷亡肯定將更多。與此同時,丹素亦需認真面對現實-航空公司調查肇事起因,自己或會面臨起訴,更甚或被控刑事而坐牢。他害怕承擔責任,從而企圖影響同事替他作假證,指自己駕駛飛機前後並沒有喝酒導致行為異常。
另外,丹素的好友於公聽會前亦找來律師替其辯護,幫他解決一切對其不利的證據,著其只要堅決否認指控,堅持自己清白便可度過難關。
全片最好看的地方是丹素華盛頓的演技,他將一個沉溺酒精及毒品的癮君子演得相當立體,那種自甘墮落一再令身邊人失望,自己既無力去解決問題又缺乏勇氣去承擔責任,只能透過不停說謊去欺騙他人及自己的性格發揮得極有說服力。片中兩幕我認為是電影特別精彩的片段。一幕在空難家屬舉殯的場合,一個受傷生還的空姐向丹素表示感激後,丹素隨即暗示希望空姐替其作假證供,空姐本來由感激轉到疑惑,繼而傷心憤怒的表情讓丹素更感無地自容,丹素那種無言而對的羞愧演得非常精彩。另一幕是丹素在聽證會前一晚於酒店房內打開冰箱看到滿是酒瓶,他拿起一瓶酒想起曾答應律師及好友出庭前絕不喝酒,他猶豫把酒放在冰箱上,鏡頭停在酒瓶兩至三秒後,丹素一手把酒拿走。就像告訴你酒鬼看到酒那會理會什麼承諾。
本片敗筆的地方相信是女主角的處理。編劇嘗試設計另一個跟男主角同病相憐的女角Nicole出來,女角同樣染上毒癮,但還堅持著某些道德感或羞恥感,雖然當按摩師(沒有講及有否另類服務)但拒絕拍色情電影(其實兩種皆為正當職業,編劇顯然覺得當按摩師比拍小電影能守住道德底線?),她因吸毒弄的生活一團糟,甚至在一次過量注射毒品差點喪命。劇情把無親無故的女角理所當然安排在丹素出院後跟他一起生活,主要作用是以女角的死過翻生後想要重新開始積極生活去對比同樣經歷巨變卻自暴自棄的丹素。兩人展開生活的情節其實挺有發揮,女角試圖鼓勵丹素作出改變,但最後明白徒勞而離開;至此,女角消失以後再也沒有交代,顯示出女角實際上並未對丹素的性格及行為作過實際影響,因為丹素並非因對女角的感情或她的離去而最後決定承認自己過失。
另一敗筆就是本應著墨較重丹素家人的情節,前妻跟兒子之前只匆匆出了一幕,但於片末,丹素於獄中服刑,最後得到一向憎恨自己的兒子前來監獄並表示原諒,由於之前父子矛盾缺乏鋪排,更顯得這樣的結尾變得薄弱及草草收場。
電影反映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性格缺陷(自私,滿口謊言,不負責任)行為習慣多麼敗壞(染上酒癮毒癮)一個徹底的失敗者通過反省,誠實面對自己及他人,最終如何得回別人的信任和專重。片中聽證會上,丹素一直厚顏堅持自己清白,控方亦無計可施,眼看將獲判無罪時,丹素終於受不住良心責備承認自己有酗酒習慣,亦是角色首次對他人說真話。
在芸芸美國電影中本片並不算特別出色,屬中規中矩而已,但它跟其他主流美國電影一樣,皆包含著美國人相信的普世價值或一般稱為基督精神-人皆犯錯,人只有透過反省,並誠實認錯才能踏出救贖的第一步。仔細一想,你可能會驚訝幾乎沒有美國電影不論及救贖這個題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